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劳模速写

王坤山: 用爱岗敬业诠释劳模精神

    本文字数:1099

通讯员 桂宝林 章琴娜

50年代的王进喜,70年代的张秉贵,90年代的李素丽,这些平凡的劳动者靠着一股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劲儿成为每个时代的精神符号,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时代在发展,劳模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内涵和元素,但是其核心精神始终没有改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勤勉有为、甘于奉献。在淮安电信分公司的企业信息化部,也有这样一位江苏省劳动模范——王坤山,他是个70后,却是公司80后、90后们心中的偶像。

现任淮安分公司企业信息化部IT应用管理工程师、班长的王坤山,1995年参加工作,后考取了“微机及其应用”大专学历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学历,并通过了“高级程序员资格和水平认证”的全国统考,始终保持着刻苦钻研的劲头。凭着这股子热情,他由一名普通的外线维护人员,成长为企业创新的领头人。前不久,在最新一轮的集团人才评选中,经过层层选拔,他最终当选为B级人才。

电信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业务的不断推新,应用系统也要不断升级,近年来就经历了BSS系统结构性优化、OSS系统结构性优化、4G集约系统运营等重大的工程项目。每一个工程项目都要历时数月,系统的设计开发、历史在途单清理、业务全面梳理和全流程穿越测试、海量用户及资源数据的清理、压力测试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工作。在项目的关键阶段,连续几天加班到凌晨已是习以为常。

长期担负着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维护工作的王坤山,往往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带领班组成员搞调研、写文档、编脚本、整数据、做测试,保障了一个又一个项目如期顺利上线。根据工作特点,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生产流程:系统升版回归测试和功能性验收流程,日常值班、监控流程,业务工单稽核流程等,同时带领班组成员坚持召开月度工作分析会,总结问题并根据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生产维护流程。在他带领下,班组负责维护的BSS、OSS系统长年保持着健康稳定地运行,新业务、新功能均能及时支撑到位,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王坤山深深知道,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得靠大家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才能干出大事,获得更好的效果。他发挥自己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特长,利用业余时间给“坤山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讲编程语言、讲应用开发。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企业涌现出了一批创新能手。他参与的“江苏电信CRM一点通”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点查询、一键修复、功能可配置化、打造全省统一自维护平台”的设计理念,有效提升了一线人员障碍自处理能力和客户服务感知。几年来,这个创新工作室集体开发出了不少科技创新项目,其中省级项目6个,还拥有了9项自主知识产权,曾获得“2014年度淮安市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为淮安电信提升运营效率、增强服务能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王坤山在排查营业系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