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战争中没有什么好东西,除了它的结束

十部战争电影推荐

    本文字数:5725

狮子、猩猩乃至蚂蚁都会有战争,不管是争夺领地、配偶还是食物;相比动物,人类的战争要可怕得多——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经济目的、领土完整,自人类诞生以来,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更有让整个世界动荡的两次世界大战。每次战争的发生,都伴随着民不聊生、哀鸿遍地,受到伤害的都是无辜百姓。

不管是客观反映,还是一种反战情绪,战争都是电影的绝好题材。这里介绍的十部战争电影都是非常经典的,其中包含二战、越战、内战等多种战役,每一部都是主创人员呕心沥血完成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100多年的电影史上,经典的战争电影数不胜数,这十部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对于战争,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很难理解,不过我们应该记住林肯说过的那句话:“战争中没有什么好东西,除了它的结束。”

1、《拯救大兵瑞恩》。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当代最出色的导演之一,名下佳作无数,包括《E·T》、《大白鲨》、《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紫色》等。电影除主角汤姆·汉克斯外,爱德华·伯恩斯、范·迪塞尔、吉奥瓦尼·瑞比西、保罗·吉亚玛提等人,都在好莱坞可以独当一面。

这是战争片的圭臬之作,被人称为电影史上最出色的战争电影。二战期间,伞兵瑞恩被困在敌人后方,他的三个兄弟都在战争中死亡,如果他遇难,家中的老母将无依无靠。美国作战总指挥部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组织一个由米勒上尉率领的小分队前往救援。8人小分队一路上和死亡打交道,有人也疑惑——为救一个人,用8个人的生命去冒险值得吗?

本片获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斯皮尔伯格则拿到了最佳导演奖。战争是考验勇气的时刻,或许有的人可以苟且偷生,但最终那些抗争的人们才是真正的胜利者,不论他们活下来或者死去。影片真实再现了当时的战场血腥景象,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虽然美国电影协会将其定为“极度渲染战争的暴力片”,但不少二战老兵却对影片给予极高评价,称它是“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片头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被影迷、军事迷、发烧友奉为宝典。除了残酷的战争场面,电影还融入了让人荡气回肠的情感,更对普通士兵的内心进行了挖掘,让每个观众都能感受到强烈震撼。

许多影迷对本片未能获得奥斯卡表示强烈愤怒,认为这是电影史上的丑闻。

2、《黑鹰坠落》。导演是大名鼎鼎的英国人雷德利·斯科特,如今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名下有《异形》、《末路狂花》、《谎言之躯》、《火星救援》等。主演乔什·哈奈特曾主演过《黑色大丽花》、《珍珠港》、《迷情公寓》,但在好莱坞却始终是二线明星;另一位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凭借《猜火车》一举成名,此后主演了《红磨坊》、《到也门钓鲑鱼》等影片。

1992年,索马里战火纷飞。掌控首都摩加迪休的独裁者艾迪德抢走国际组织的救援物资,引起公愤。丧心病狂的艾迪德公然向国际维和组织宣战,美国方面派出160名特种部队成员前往摩加迪沙以推翻艾迪德政权。满腔热血的战士信心十足,然而却因情报搜集不足而使战事陷入胶着。在一次追捕艾迪德政权两大高官的行动中,特种部队受到索马里民兵的顽强抵抗。双方在市中心展开激烈对峙,美军一架黑鹰直升机受到攻击坠落市区,机组人员危在旦夕。为了营救同伴,一小队特种部队士兵深入虎穴,在15小时里他们经历了人间最难以想象的修罗场。

电影的细节和技术方面非常出色,剪辑更显示了导演的才华。从38分钟一直打到结尾,大规模巷战场面真实而残酷;高速慢镜、长焦镜头等手段使影片更加凄美悲壮。不过,本片虽然被很多军迷追捧,但在角色塑造上却存在问题,几乎没有哪个角色能让人印象深刻。总体来说,这是一部相当成功的战争电影,成功地将美国追求自由、正义、和平、人道等价值理念推广,同时也成功定义了在索马里的这场战争。

3、《猎鹿人》。导演迈克尔·西米诺两年前去世,还拍过《歌声泪痕》和《天堂之门》。本片主演除了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罗伯特·德尼罗外,两位配角克里斯托弗·沃肯和约翰·凯泽尔都是大名鼎鼎;前者出演过《低俗小说》、《安妮·霍尔》和《黑道皇帝》等经典影片,后者一生只出演过5部电影的四个角色,包括《教父1》、《教父2》、《热天午后》、《窃听大阴谋》和本片,他曾是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男友,美国至今还有约翰·凯泽尔研究会。

越战期间,美国克莱顿镇三个好朋友尼克、史蒂芬和迈克尔奔赴前线,在战场上被越军俘虏。残忍的越军逼他们玩“俄罗斯轮盘”游戏,迈克尔乘机夺了越军士兵的枪,三个好友逃亡中失散。迈克尔和史蒂芬最终顺利回到了美国。残废的史蒂芬住在疗养院不愿回家拖累家人。越战结束前夕,迈克尔从史蒂芬处得知他经常收到从西贡匿名寄来的汇款,断定一定是尼克。为了找回好兄弟,迈克尔决定再次冒险闯荡越南,最终他找到了尼克,可是尼克不愿回国,更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电影并没有呈现多少战争的残酷,却用大量时间表现战争前后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用以刻画战争对人类心理上的创伤,给观众造成更大的触动,让人体会到战争中被摧毁的不仅是生命,或许是灵魂。本片上演后大获成功,获奥斯卡11项提名6个奖项,名不见经传的西米诺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殊荣,捧出了一堆在后来好莱坞撑门立户的明星。

4、《兵临城下》。导演是让-雅克·阿诺是法国人,名下的《情人》因为由梁家辉主演曾震荡华语影坛。主演裘德·洛是英国人,虽然也拍过一些商业片,但《冷山》和本片是他最出色的作品;另一位主角艾德·哈里斯外形硬朗,多以配角出现,曾出演过《清洁工》、《国家宝藏》及《勇闯夺命岛》等片。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是苏联神枪手,百发百中的枪法令敌人闻风丧胆。为激励士气,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使之形象更为高大。然而,坦妮娅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成为情敌,不过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让丹尼洛夫很嫉妒。为消灭瓦西里,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究竟谁能活下去成了一个问题。

电影涵盖了许多元素,包括我们熟悉的小米加步枪VS飞机大炮坦克,洗脑,造神运动,性压抑,阶级斗争,批斗等等,却又包含了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电影由美国公司出品,法国人导演,反映的却是前苏联的故事,而且被拍成了主旋律电影,虽然其中一些元素显得做作,但就电影本身来看,又让人有热血沸腾的冲动。

5、《全金属外壳》。导演是著名的斯坦利·库布里克,他的作品受到的赞扬和咒骂一样多,不可思议的视觉风格和非传统的叙事方法是他的标签,英国电影学院和威尼斯电影节都将终生成就奖给了他;其著名电影包括《大开眼界》、《洛丽塔》、《发条橙子》、《2001:太空漫游》、《闪灵》等。本片主要演员包括亚当·鲍德温(《独立日》《爱国者》《普通人》);马修·莫迪恩(《鸟人》《挑战星期天》);文森特·多诺费奥(《情深无尽》《黑衣人》《艾德伍德》)。

越战期间,美军大批年轻人应征入伍,在新兵营接受训练。绰号“傻瓜”的比尔运动神经不发达,常常犯错而连累所有人一起受罚。“小丑”奉命帮助比尔,但比尔还是老犯错误,大家忍无可忍下打了他一顿,比尔从此变得精神恍惚,在新兵营毕业前夕枪杀教官后吞枪自杀。“小丑”随后被分到军队新闻组,采访中看到了当时的同伴们都已经变得麻木、残忍。一次,“小丑”随“牛仔”执行任务时,遭到越共狙击手伏击,“牛仔”不幸中弹身亡。众人经过一番搜索,击伤了狙击手,发现对方竟是一个年轻少女。有人提议留下她挣扎而死,“小丑”在少女“杀了我”的哀求声中,扣下了扳机。

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电影镜头简单粗暴,非常写实,让人震撼;前后两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互相照应,冷酷的视角又融入了库布里克特有的黑色幽默;虽然之后有无数倒地死去的士兵,但给人战争残酷印象的,莫过于这在极度安静中,比尔杀死自己的那一声枪响。这是导演最后一部反战电影,以人性的泯灭对战争进行了最有力的控诉,其间一句台词非常经典:“站着不动的是越共,逃跑的是受过训练的越共。”

6、《野战排》。这是导演奥利弗·斯通著名的“越战三部曲”中的一部,另两部是《生于七月四日》和《天与地》;除了这三部电影外,斯通其他著名作品还包括《小布什传》、《华尔街》和《天生杀人狂》。主演威廉·达福作品很多,包括《密西西比在燃烧》、《基督的最后诱惑》、《处刑人》等;另一位主角查理·辛出演过《华尔街》、《三个火枪手》,由于负面新闻过多,目前几乎息影。

大学生泰勒前往越南前线服役,被分到步兵部队。战友伊莱亚斯和巴恩斯对战争的看法截然不同,前者心地善良,后者杀人如麻;泰勒很迷惑,到底谁才是对的。部队开往一个村庄,巴恩斯对村民进行屠杀,伊莱亚斯的劝阻遭致巴恩斯的不满,更怀疑对方向上司打小报告,于是友谊变成了仇恨。在丛林战中,巴恩斯背着所有人向伊莱亚斯扣动了扳机。

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四项大奖。越战是美国人心目中挥不去的痛,死伤惨重,经济滑坡,也让众多美国人在几十年间不断进行反思。本片没有英雄人物,甚至没有对错,真实地描绘了战争的疯狂和混乱,以及战争如何让人丧失理智。

7、《乱》。日本电影,黑泽明的代表作。主演仲代达矢是日本电影旗帜性人物,作品包括《七武士》、《切腹》、《华丽的家族》等。

日本战国时代的猛将一文字秀虎七十寿辰之日,决定让三个儿子继承江山。他把三个城堡分别交给三个儿子,并用箭簇告诫儿子们要团结协作,没想到小儿子三郎并不认同父亲的做法,用蛮力折断了箭簇;秀虎大怒,放逐了三郎。邻国君主藤卷欣赏三郎的性情,决定招其为婿;太郎的正室不满秀虎仍然拥有巨大权利,唆使丈夫与公公对立,惹怒了秀虎,后者一气之下来到二郎的城堡,没想到二郎正筹备夺取一郎的城堡。悲伤之下的秀虎来到了三郎的城堡,遭遇了更大的悲剧——大郎和二郎联手攻下三郎的城堡,杀死了秀虎的家臣、侍女,目睹亲人自相残杀的秀虎自刎未果,走向荒野。由于大郎也在战争中死去,大郎的正室引诱二郎,杀死了大郎的儿子,立自己的儿子为王。三郎和藤卷联合军队与二郎对立,并找回了父亲,可是三郎却被子弹夺去了生命。

该片取材于日本战国时代武将毛利元的故事,并融入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的情节,力图以天的观点来看待人世。电影的战争场面多采用中景和远景,这是因为黑泽明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舞台剧的魅力。看完之后,会真切体会到人性的丑恶和扭曲。不过,电影问世虽然受到众多影迷乃至电影从业者的追捧,却被女权主义者诟病,不少人认为黑泽明的电影体现了他的大男子主义,作品里女人不是蛊惑人心的祸水就是一无是处的累赘。

8、《从海底出击》。德国电影,导演是著名的沃尔夫冈·彼德森,名下有史诗大片《特洛伊》、《新海神号历险记》。主角尤尔根·普洛斯诺是德国最著名影星,曾出演过《沙丘》、《轰天雷》等片。

二战期间,德国发明了一艘出没无踪的U-96型深海潜水艇,在海战中无往不利。一次,潜水艇奉命出击,执行对英国船队的袭击任务。虽然士兵纪律严明,但舰长莱曼却对战争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遭遇到英国驱逐舰后展开激烈战斗,当受损的潜艇打算返回德国时,却又接到穿越敌方舰只众多的直布罗陀海峡的命令,危机重重,如何自保?

本片获得了奥斯卡6项提名。二战电影大多数是以战胜国的视角展开的,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如何看待?在战争中,生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个体沦为数字,残酷且麻木。幽闭的潜艇里,孤独、危险无处不在;电影中盛大的战争场面不多,但导演用深潜在水面之下几百米的潜艇内孤立无助的士兵的命运来烘托出战争制造出的悲剧。电影分为两个版本,完整版近5小时。

9、《孤独的幸存者》。导演彼得·博格如今在好莱坞炙手可热,近年来佳作颇多,除本片外还有《深海浩劫》、《恐袭波士顿》等。主角马克·沃尔伯格年轻时是出名的坏小子,成名后主演了许多出色的商业片,包括《不羁夜》、《斗士》、《四兄弟》 、《泰迪熊》、《完美风暴》、《偷天换日》、《无间风云》等。值得一提的是,本片配角也是星光熠熠,包括本·福斯特,艾瑞克·巴纳和埃米尔·赫斯基等人。

阿富汗国会大选在即,为保证顺利进行,美国海军陆战队联合特种部队对辖区进行一系列彻底的清查。在某个动荡的地区,前塔利班头目沙赫隐身其间,根据线报,海豹侦察小队4人在中卫墨菲的率领下前去搜寻情报。但是他们的行踪很快被当地的牧羊人发现,虽然对方是普通的平民,可却为小队提出了难题:处决牧羊人,小队将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释放牧羊人,这四个美国军人将可能陷入灭顶之灾。

电影是根据美国海豹突击队最黑暗的一次战斗改编的,虽然有许多敏感元素,但导演尽可能做到了淡化处理,而将重点放在了描绘美国士兵在战争中的勇气以及相互之间在生死关头体现出来的无私情义。为了追求真实,电影中的丛林激战用手持摄影机拍摄,不过整部电影画面很美,配乐煽情,极能打动观众,堪称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

10、《众神与将军》。导演罗纳德·F·麦克斯维尔最出名的几部电影都和美国南北战争有关,除了本片外,还有《葛底斯堡》以及《南北之殇》。本片汇集了几位老牌影星,包括美籍法裔的罗伯特·杜瓦尔、杰夫·丹尼尔斯和史蒂芬·朗。

本片号称是《葛底士堡》续集,但实际上是前传。美国内战爆发,察博雷恩放弃了在大学任教的机会,投笔从戎,加入了北方军队;因为勇敢和博学被提拔为上校。南方的奴隶主们为了对付北方军,请来了声名显赫的传奇将军、弗吉尼亚人罗伯特·李。李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另一名伟大的将军“石墙”托马斯·杰克逊的尊敬和支持,两人统一联合南方军队与林肯的北方军队对抗。战争并不完全是士兵们的事情,家里的女人们需要承担更多的磨难和痛苦,身心疲惫地盼望着战争能早日结束。战争越来越白热化,1863年6月,罗伯特·李和托马斯·杰克逊率领的南方军向北方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开始了葛底斯堡战役;林肯急招各路军团解救,北方军在内外夹攻终于击溃了南方军。

扮演罗伯特·李的罗伯特·杜尔瓦恰好是李的直系后代。这是一部反映美国内战的史诗电影,生动地描绘了南北战争里传奇的将领和无名士兵以及普通居民的生活,不管他们属于哪个阵营,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作战。电影表现平民生活的篇幅不少,但战争场面依然真实恢弘,出色的镜头调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悲情感。不少美国人仍然认为,南北内战是一次没有赢家的战争,不过也正是那场战争,让美国走向了富有与强大。

赵叶舟

《乱》剧照

《众神与将军》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