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最美医生续写人间真情:十年牵挂汶川震后孩子

    本文字数:1570

“我们过的很好,你们现在也好吗?……”5月12日凌晨3点,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邱海波教授收到了自己曾经救治过的汶川地震孩子李露发来的短信。

十年前,代表江苏出任汶川地震国家医疗救援联合专家组副组长的邱海波教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ICU病房参与救治了地震中受重伤的孩子们。十年来,他和一批救治专家们时刻关注着这些在大灾大难中挺过来的孩子们。每年他都会回到四川,与这些震后孩子们重聚首,分享他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救活他们,尽最大的努力

2008年5月19日,邱海波教授出征四川,担任国家卫生部危急重症伤员救治联合专家组副组长,战斗在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三院、成都军区总医院等临床一线,一干就是2个半月。

当时,川大华西医院成为地震危重伤员集中收治的主要医院之一。邱海波回忆起当时的救治场景感慨道,“这批孩子是当年地震伤员里伤情最严重的,也是医护人员投入精力最多的。我们当时几乎不能肯定是否一定能把他们救活过来!”

当时还在念中学的李露被送到医院时已经下肢被截肢,同时上肢患有挤压综合征。下肢因为感染后来又逐渐截肢几乎到了骨盆位置,而因为上肢挤压时间太长神经坏死,邱海波和专家组们坚持抢救到最后一刻也没能保住李露的右臂。

孩子们最终被抢救过来了,却都留下了非常严重的残疾,走出ICU以后,他们的未来如何生活?十年来,邱海波一直特别关心着他们:“这些孩子一直是我心中的痛,我牵挂他们以后是否能继续上学、深造、甚至重返社会。”

他们的坚强,超过我的想象

从参与救治孩子们的那一刻起,邱海波就一直和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担忧心理创伤,早在孩子们抢救过来生命体征稳定的时候,专家们就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心理干预,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治疗结束后,专家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但仍然牵挂着这些孩子的成长。

每年春节前,邱海波和其他当年一起参与救治的专家们都会前往四川与孩子们一起团聚。这样的聚会,他们已持续了十年,每一次的聚会上,专家们都会鼓励这些当初身为重伤员的孩子们重返社会。

秀秀(化名)现在是兰州大学法学院研二的学生,这位从地震中走出来的坚强姑娘,脸上总是有着开朗的笑容。“这些孩子他们的坚强真的超出我的想象,秀秀在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腿,但她跟所有的孩子一样都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我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多,有时候生活学习上遇到困难了,她就会打电话给我们,聊聊天,就像亲人一样相互出出主意,她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觉得骄傲,感动。”邱海波教授说。

当年获救的孩子们有的上了研究生,有的开始找工作甚至创业,还有的结婚生子。一个月前李露发来短信告诉邱海波想来江苏找工作,邱海波也一直关心帮忙联络:“其实不管见面与否,我们都早已成了一家人。”

地震留下保贵经验,灾区医疗设施不输江苏

除了十年间与救治孩子们的约定,邱海波同时还参与了汶川地震后灾区医疗体系的重建,他表示:包括重症医学、急救医学体系在内的灾区重建比震前要好很多,绵竹地区的医院硬件和软件医疗水平甚至比江苏某些县市医院的还要高。

十年来,突发事件救援体系、ICU体系得到了社会认可。“汶川地震发生之后,重症医学作用得到了彰显。”谈及汶川地震给中国医疗留下的经验,邱海波谈道:“在重大灾害事件中,需要以重症医学为平台,多学科发挥作用,进而最大程度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简单地说来就是首先要让病人活下来,然后再解决其他问题。”为了解决重大灾害发生地点远离大医院ICU的问题,邱海波表示目前中国医学界也在倡导发展重症医学互联网+医疗,“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我们在大医院里就能远程指导县乡镇医院病人,从而在第一时间让重症病人得到规范治疗。”

 通讯员 程守勤 记者 徐嵋

今年3月11日,邱海波荣获全国2017年度最美医生,当年的伤员秀秀出场,将自己的大学毕业照献给邱叔叔,与他分享人生的重要阶段和喜悦。


2018年,邱海波与当年救治的孩子们聚会时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