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
5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港
本文字数:764
本报讯 (记者 张明盼)“经过近三年努力,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从5月8日起正式试运行,对国内外船舶开放航行。”昨天下午,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二期工程已经从5月1日开始投入试运行维护工作,试运行为期一年,至此,南京至长江出海口431公里的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港,10万吨级海轮也可减载抵达,标志着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据介绍,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是“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全国内河水运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工程。工程范围从南京至太仓全长283公里,总投资110亿元,历经7年建设。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将12.5米深水航道从太仓上延至南通,2012年8月开工,2014年7月交工投入试运行;二期工程从南通上延至南京,2015年6月开工,今年4月底通过交工验收,提前半年完成建设任务。
“此工程在江苏,效益在流域。”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丁军华说,它有利促进了长江沿江港口的转变,实现“江港”变“海港”。记者了解到,我省沿江8港的海进江货运量增长31.4%,其中,5万、7万、10万吨级海轮艘次分别为初通前的1.4倍、2.3倍、2.9倍,进一步提升长江江苏段的水运品质。
同时,长江南京以下航道深水从10.5米提高到12.5米,通航海轮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航道通过能力提升一倍。大型海轮的实载率也大幅度提高,5~7万吨级船型货物实载率将提升近25%,10~20万吨级将提升近20%。
令人兴奋的是,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水运运输费用也大幅降低。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姜明宝为记者算了一笔账,长江南京以下水运年运量16亿吨以上,其中海轮承运量超过8亿吨,以前水深只有10.5米时,大型船舶需减载货物后才能正常通航,目前水深达到12.5米,部分船舶将无需减载运输,如果5万吨级以上进江海轮每多装载1万吨货物,可大致节约运输成本23.3万元,因此,未来大型海轮将逐渐增多,船舶进江尺度也显著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