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徐州20名劳模先进代表共同心声——
“把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永远传递下去!”
本文字数:1144
本报讯 (记者 胥明虎 通讯员于菁 鹿娅)日前,徐州召开庆“五一”劳模代表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20名劳模代表,是徐州各行各业最具代表性的先进典型。座谈会上,劳模代表踊跃发言,抒发创新创造的激情,他们共同表示:“把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永远传递下去!”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六分厂工段长、全国劳模孟献群1995年2月进入重型厂后一直在一线艰苦岗位上历练、成长。他带领劳模创新团队连续多年参加全国机械工业QC成果发布并获得1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先后培养出高级技师5名、技师13名、高级工79名,海外服务人员28名。很多人带着他曾经的理想走上工匠舞台。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工集团,他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并和总书记握手。座谈会上,他说:“我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产业工人的骄傲和责任,我要把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发扬到工作中,将劳模精神永远传递下去!”
徐矿集团“矿山机电大拿”、全国劳模夏伯党是从一名普通的机电维护人员成长为高级技师。他说,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精髓是创新,他和团队成员始终坚持发挥劳模工作室孵化器作用,营造人人善创新、人人会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了带出一流的机电技术队伍,他选出30名职工通过电话、微信、视频、见面交流等形式,进行机电技术“传帮带”,创新成果不断。
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省劳模沈德元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赴日本、新加坡和英国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回校之初,面对没有平台、没有团队、没有场地的困难局面,带领团队立下“古彭励志横渠训,深巷试酿杜康香”的誓言。他说:“我们瞄准国家亟需的中红外激光材料和技术方向,与美国、俄罗斯及英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所建立广泛的交流合作。经过几年努力,“光学工程”学科成为与苏州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并列的江苏省三个“光学工程”优势学科之一。”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省部级劳模黄晓洁说,作为一名研究不孕不育症医生,特别是研究“试管婴儿”的医生,时刻提醒自己与团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技术、探索新方式,用精益求精、专注执着、严谨慎独的大国工匠精神指导工作。黄晓洁劳模创新工作室,挑战常规促排卵的理念,创造性开展研究并获成功,圆了很多高龄女性生育梦。
江苏中烟公司徐州卷烟厂副厂长、全国劳模陈凯一年来通过修旧利废备品备件、备件国产化、自主维修以及集中生产安排等措施共计节约资金800余万元。他说:“劳模精神成为我不断创新矢志奉献的巨大动力。”
近年来,徐州在全省率先出台提高劳模待遇文件,健全完善劳模积参政议政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创造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全市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187个,共取得创新成果2100多项,获国家专利51项,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开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劳模创新沙龙”等活动,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建成劳模博物馆等等,推动了徐州市劳模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