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最大化支持职工创新创效创业

——访仪化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达

    本文字数:673

“会上娄书记的讲话多次提到要终身学习、要掌握好技术……”陈达说,“作为工会主席,我要以身作则,第一时间响应领导的号召,同时给予劳模和技师们最大化地支持,鼓励员工加入终身学习的队伍,在做好眼前的‘五小’ (小改进、小发明、小设计、小建议、小革新)创新竞赛的同时,要善于钻研、敢于拓宽视野、勇于投身新江苏建设,在创新创效创业层面再创佳绩。” 在省工会十四大扬州表团驻地,中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达向记者坦言参会收获。

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017年,仪化的所有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创益达到一个亿。”陈达激动地告诉记者,“近年来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成效显著,如滕官洋申报的《细旦短纤维生产运行控制操作法》获得江苏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 乔成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切粒机并带消除技术改造》获公司‘十大创新成果’奖,顾连岗工作室跻身省以上示范性工作室之列等。”

目前,仪化工会成立了16个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研究设立了“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佳先进操作法、百佳合理化建议”等奖项;已培养各级劳模先进156人,其中在岗劳模120人。

仪化工会作为公司和职工之间的桥梁,不仅大力发扬劳模精神、打造创新平台,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也使出了浑身解数。陈达告诉记者,多年来,仪化工会实施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大病救助、意外伤害保险、灾难救助、教育救助、租房补助、暖气费减免、节日慰问等9项帮扶措施,为工人的工作和生活保驾护航。近日,省总下发了工会经费的使用细则,仪化工会将一如既往地落实好这项福利。

本报记者 陆夏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