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隐性就业,渴望“显性”理解和社会保障
本文字数:3967
开网店、自由撰稿、全职做家教……这些“非传统”的就业形式正越来越受到“90后”高校毕业生的青睐,也成为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背景下,就业形式的新补充。然而不签劳动合同、没有缴纳任何保险的隐性就业人群,如何保护其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统计数据外的群体
毕业已经一年,经历了各种招聘失利,黄芸如今依然每天游走在校园周边,过着“校漂族”的生活。虽然没有工作,但她也有自己的一份收入。
黄芸在学校“格子铺”商铺内租了个不到半平方米的“格子”,每月支付很少的费用,寄卖自己淘来的新奇物品。“不用看店,不要交税,每个月稍微能赚一点钱,挺好的。”黄芸告诉记者,她还准备把格子铺“规模化经营”,“很多高校周边都有类似的店铺,我可以多租几个‘格子’搞连锁,收益应该会更高一点”。
因为舞蹈功底不错,身材、长相出众,22岁的丽丽在大学里就经常接到一些模特、舞者的兼职工作。在演艺行里摸爬滚打熟了,毕业之后,她找到两个有舞蹈功底的女孩组了一个舞团,如今在长沙的商业演出圈里已经小有名气。
“一个表演就几分钟,但能拿到600元左右的报酬。周末活儿多,有时一天要赶好几个场子。其他时间可以自己支配,收入也不错。”丽丽说,现在的状态谈不上创业,也没有固定的雇主,但自己已经把这看成一份职业了,希望以后能往演艺经纪人方向发展。
33岁的赵涵是一名“海归”,家境不错,英语流利。归国后虽然在一些私企、培训机构任过职,但最后还是选择当一名自由职业者。“开了一家电子产品的微商店铺,还给几个中学生做一对一的英语口语辅导,收入也还不错。”
做翻译、家教、模特,搞设计,开淘宝店……所谓隐性就业,是指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的一种工作和生活状态,也就是处于相关部门的就业统计数据之外。记者发现,如今选择隐性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正在悄然增长。不少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倾向于做自由撰稿人或网络写手,过着相对单纯的码字挣钱生活;而一些理科生则干脆在家打造个人工作室,为淘宝店铺、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提供搭建和维护服务,同样做得风生水起。
“不用看老板脸色”“不想上班也不用担心请假扣钱”“分分钟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很多年轻人而言,灵活自由的隐性就业有着独特魅力。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的调查统计,该校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灵活就业人数占总数的2.62%,这一比例2014年上升到6.67%。而在记者采访中,有相当一部分应届毕业生表示,他们也想尝试更为灵活自由的工作。
潇洒背后的隐忧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将达到749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隐性就业族的兴起,说明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铁饭碗’对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魅力不再,时间灵活自由的就业更符合这些‘90后’的口味。”湖南商学院学工处教师蒋瑛瑾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隐性就业族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般光鲜亮丽,他们有着自己的苦恼和忧虑。
27岁的颜琼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辞掉房产置业顾问的工作,一边带孩子一边经营着一家淘宝奶粉店。在取得不少同龄妈妈的信任后,生意越做越大,月入一两万元不成问题。尽管收入比以前高很多,颜琼仍然有着深深的不安:“跨境购买奶粉的生意主要依赖海关相关政策,加上开网店不交税。职业存在的合理性本来就有争议,说不定哪天发生什么变化,未来的路怎么走,还很难说。”
“商演舞者本来就是吃青春饭。”丽丽说,很多人觉得她很风光,来去自由,收入可观,但他们不知道这一行业竞争有多惨烈,市场最认可的就是“新鲜、新奇”,新老交替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不知道我这张‘老脸’能混到几时,我也不知到那时如何实现转身。”
记者了解到,“动辄月入过万”是更多颗粒无收甚至亏损的隐性就业族向往的“神话”。经营网店在隐性就业中占据很大比例,这其中,除少数人收入可观外,大多数店主生意清淡。
缺乏社会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也成为隐性就业者沉重的心理负担。很多人认为隐性就业就是找不到工作的权宜之计,诸如不思进取、没有正经职业等非议让一些隐性就业者心生迷茫。而缺乏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更让这一群体的处境存在隐忧。
“一说起我的工作,我妈就摇头,她总说女孩怎么能这样天天跑来跑去。”黄芸告诉记者,“父母希望我能谋个稍微稳定一些的职业,早点嫁人。我也不知道能坚持到几时。”
新就业形式亟待权益保障
在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看来,隐性就业是新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就业甚至创业形式。这种就业形式是对“显性就业”的有效补充,不仅丰富了劳务供给方式,分流就业压力,缓释社会焦虑,而且也为经济注入了活力。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大学毕业生中的隐性就业者将进一步增多,隐性就业也将逐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就业形式。不过目前隐性就业者普遍面临保障缺位,这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隐性就业者不依附于单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面临的压力较大。”李斌指出,隐性就业领域一般竞争非常激烈,就业者个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如果一直处于没有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基本生存都可能出现问题。
此外,隐性就业族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固定的劳务关系,其工作往往也没有特定的劳动场所、劳动时间和劳动报酬,一旦出现问题,自身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护。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认为,一些年轻人还没有意识到参与社会保险的重要性。他们终将老去,也终将需要医疗和养老保障。
对此,受访专家表示,当前国家应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隐性就业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隐性就业人群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社会舆论也应该对隐性就业者多一点理解和支持。
杨立雄认为,隐性就业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应该将这部分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但这个群体流动性大,加上收入不稳定,硬性要求他们加入社会保险难度较大。国家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吸引他们参保,比如对非正规就业者,国家可以适当分摊一部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用。”除此之外,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据《半月谈》
编辑:晓刚
家长多半不理解 专家建议“充电”
隐性就业对不少90后毕业生来说,算是一种就业前的“热身”。小段毕业于师范院校,她离校后一直没有找到可心的工作,她说:“师范口出来的,想找份正式教师工作比较困难。”于是她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开起了简单的补习班,用她自己的话说:“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起码比工资多。”隐性就业族的收入参差不齐,学习艺术、外语、设计等专业的学生由于有“一技在身”,往往比较吃香,有机会从事各类中短期项目,生活得相对滋润。
毕业生自身可以接受隐性就业,但他们的家长和亲属多半不赞同他们的选择。
“我的补习班挺红火,赚钱也不少,自由自在的,比很多上班族都要好,但我家里不是很认可。”小段就生活在家人的不理解中,“他们觉得女孩子还是应该找一份稳当工作,我妈老是质问我‘要是生病了怎么办,老了怎么办,接不到活儿了怎么办’。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想,现在趁年轻还能蹦达蹦达,但保险之类的单位福利我都没有,想到将来,我也挺闹心。”
在商场做促销的小李也表示,收入较低的隐性就业族,在家人眼里几乎等同于“不务正业”,想获得支持实在很难。“没办法,我只是兼职,又没签过合同,爱干就干,不爱干就走人了,靠什么维权,”小李说,“这种没着没落的生活我也有些无法承受了,确实没有安全感。” 、
专家建议,不要忘记“充电”。由于隐性就业族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固定的劳动关系,往往也没有固定的劳动场所、劳动时间和劳动报酬,所以常常处于弱势地位。正在择业的大学生应理性看待隐性就业,因为这需要极强的专业或非专业特长和自我管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并非每个人都具备这些能力。大学生在决定隐性就业之前应多方思考,不宜盲目。
对于已经选择隐性就业的毕业生来说,应深思自己的人生目标,在隐性就业的过程中形成长期的职业规划,并在隐性就业时考察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免机会摆在面前时,却因为准备不足而让它们白白溜走。
“隐性就业”或成就业新常态
所谓“隐性就业”,通常是指没有按照规范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的一种工作和生活状态,“隐性”地处在相关部门的就业统计之外。“隐性就业”是新近出现的就业形式,反映了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需求多元、就业观念多样下的新变化,是对“显性就业”的有效补充,分流了就业压力,丰富了劳务供给方式。为了不当“啃老族”,越来越多的“90后”高校毕业生选择“隐性就业”,力求避免“毕业即失业”,表现出了积极的就业态度。然而,对于隐性就业者,目前社会上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质疑从未中断。甚至有人认为“隐性就业只是权宜之计或过渡办法”,诸如不思进取、没有正经职业等非议让一些隐性就业者心生茫然,而没有固定收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也让这一群体缺乏安全感。
但笔者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可以预见,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学毕业生中的隐性就业者将会逐步增多,将来有可能从当前的“非常态”转换为“新常态”。事实上,无论何种就业形式,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虽不能说“隐性就业”一定会比其他职业自由度更高、薪酬更可观,但事在人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努力拼搏,干一行爱一行,就一定会取得成绩。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毕业生们不“等、靠、要”,而是选择“隐性就业”,这样的观念和行动显得尤为可贵。我们不应简单划一地以传统价值观评判现实的就业选择,各种合法的就业形式都应得到鼓励和引导,家庭和社会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
隐性就业者没有单位,不用“朝九晚五”,却有着不菲的收入,也许有人会羡慕这种生活。值得警醒的是,“隐性就业”并非适合所有人,也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90后”毕业生应避免跟风,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及早做好长远规划,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积极心态,争取变“隐性就业”为主动就业甚至成功创业。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