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常州:2018年这些就业创业举措都将惠及于你
本文字数:1044
人民群众期待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劳动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关乎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8年,常州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将围绕建设 “就业创业先行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冲天干劲抢占事业发展高地,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英雄气概攀登事业发展高峰。目标全年新增就业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扶持自主创业0.88万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开展就业政策落实年活动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强化政策落实情况督促。积极落实新制定的《常州市创业担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常州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常州市就业创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常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认定管理办法》《关于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
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防失业”基础性功能,全面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提高企业履行稳定岗位社会责任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政策落实,强化资金使用监管,防范道德风险,指导企业按规定使用好稳岗补贴资金,达到为企业脱困发展,减少失业,稳定就业护航的总体目标。
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
按照部、省上限标准落实失业保险支持职工提升技能补贴政策,推进补贴申领网上办理,鼓励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实现素质就业。组织开展重点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
开展全民创业行动计划
做好大学生、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创业工作。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力度,丰富各类创业载体的创建。扩大“互联网+创业培训”的覆盖范围和人群,使用和完善“常州市网络创业实训平台”。开展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村)和园区建设工作。选树创业典型,遴选创业项目。
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扶持
深入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开展分类帮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年援助困难人员就业3000人以上。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组织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和就业服务工作,促进供需对接和精准帮扶。同时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推行互联网就业服务经办模式
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对个人社保补贴、失业保险待遇审核等17项标准业务提供网上申请或网上办理服务。在市区四级就业经办机构推进就业困难对象申请、签订劳动事务代理协议等10项业务实现“口头申请、系统打单、申请人签字确认”的经办模式。加快建设“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通过手机APP、自助服务大厅等方式,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全程信息化。
(创业常州幸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