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袁方:做一名创业文化的传播者
本文字数:1648
袁方是一名苏州大学生创业者,大学时代与两名同学一起创办了江苏苏大天宫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创业文化营造为方向,在2010年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夺得金奖。从那时起,创业这个话题就和袁方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立足校园 燃情创业
大学校园是袁方的创业启蒙课堂。大三时,袁方和两名同学开始了第一次创业。“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苏州大学,大学时代给了我受益终生的创业启蒙。”2006年,袁方考入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习,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留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不同的理念时时交融碰撞。
“大学期间,我非常喜欢和我的外教老师克拉森(Krassen)交流。克拉森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他和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是好朋友,克拉森常常给我们介绍斯坦福大学、硅谷的创新创业理念,这些来自世界创新最前沿的思想彻底颠覆了我对‘学习’的理解。我第一次领悟到:大学里的学习应当紧紧追随自己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创造力。”
2008年,完成观念颠覆的袁方和机电学院、商学院的两名同学一起,着手创办苏州天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苏州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首批入驻的创业团队。
锁定“打造大学生最喜爱的网络和智能手机信息平台”这一发展目标,凭借过硬的团队技术,袁方带领团队突破各高校的网络壁垒,把全国众多各具特色的大学BBS论坛通过自主技术整合成“全国高校BBS联盟”。数年后,公司已积累丰富的高校网络资源,高校BBS联盟涵盖国内100多所主要高校,天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传播创业文化 助力燃情创业
2010年对袁方来说是创业路乃至人生路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代表苏州大学参加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金奖。
袁方没有沉浸于金奖得主的喜悦,他有着深入冷静的思考:“挑战杯”是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沃土,参加各级挑战杯的创业项目,从2010年的一万多个,增长到2016年的8万多个。大学生年轻,思想活跃,大学生创业从来不乏优秀项目,可是如何让大学生创业者走得更远?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呢?
两年来自市场的磨砺让袁方感悟良多:“闯市场凭借的是过硬的技术,但实践证明,技术先进不代表产品做得好,产品好不代表市场认同度高,市场销量好也不代表利润空间大,技术最终要为市场服务。”袁方说,“我希望有创业导师团队帮助学弟学妹们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关键环节,让他们少走弯路。”
在苏州大学的支持下,袁方开始了全新的创业尝试,与苏州大学投资公司联合成立了江苏苏大天宫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袁方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法人代表。公司是园区“云彩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经营者,主营天使投资、孵化器、科技园运营管理。
孵化项目超200个 带动2000多大学生创业
公司成立后,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袁方带领苏大天宫孵化器乘势而上,充分发挥“孵化+投资”的“政产学研资”创新优势,孵化的创业项目超过200个,其中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100个,带动了2000多名青年大学生创业,为近10000名在校大学生提供兼职、学习的就业机会。
苏大天宫作为投资人,投资的项目有30多个,投资金额超过3亿元。除了自有资金引导投资外,苏大天宫还带动社会资本对孵化项目进行投资。这些投资的项目有8天在线、口袋校园、汇博机器人、企查查、小牛帮、立普医疗、来e掌等。其中有些项目已经成长为国内某些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苏大天宫孵化器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及亲切关怀,国家、省市及苏州工业园区的领导先后多次来到苏大天宫调研和视察工作,对于苏大天宫做出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年来,苏大天宫孵化器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区、江苏省众创空间、苏州市众创空间、苏州工业园区云彩创新孵化器、高校学生科技创 业实习基地、苏州市“青年大学生科技创业”开放式服务平台等。
创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袁方所打造的创业孵化项目自然成为这种现象的有力载体。袁方要为创客实现梦想插上一双翅膀,成为创业文化的有力传播者,让更多的创业者从苏大天宫起步和腾飞!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