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打造智慧气象 提供精致服务
本文字数:1528
2017年,南京市溧水区气象局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积极践行“智慧气象、精致服务”“准确、及时、创新、奉献”核心理念,大力加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水平,为“三城一园”现代化南京新副城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创新作为,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业务质量显著提高。国家站综合业务质量达99.99%,无缺报、迟报现象,区域自动气象综合业务质量99.87%,综合业务质量全市排名第二;全市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位列区局第二,获得“最佳风尚奖”;1人获全省观测网络业务先进个人。
决策气象服务成果突出。发布决策服务材料174期,农业气象服务材料24期,空气质量预报预测材料48期,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62次,累计发布气象信息569条;保障了梅花节、草莓文化节、山地半程马拉松等十多个重大活动,得到了区政府分管领导的褒奖批示和相关部门的一致肯定,荣获“全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
公众服务多措并举。开展科普宣传11次,累计受众超1600人次;气象信息发布接入智慧溧水APP,微信 “溧水天气”订阅号升级,增设多媒体信息发布终端2台,多媒体气象信息终端已实现覆盖各镇(街)、26个部门和7个村(社)。
三农气象服务措施有力。完成白马农科院农业气象物联网工程,与区农业局联合动态更新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名单,“气象直通车”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256个;“石湫全国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镇”通过国家局认定,共建成5个“全国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镇”。
实干担当,提高气象基础业务能力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商请政府成立“溧水区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机构,气象灾害预警传播被写入溧水区“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且被纳入溧水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与水务局建成视频会商系统,完成智慧气象综合业务平台一期建设,研发决策气象服务终端应用系统APP平台,汛前更新区、镇(街)、村(社区)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系人成为常态。
气象现代化监测水平不断提高。科学完善区域气象观测网,新建了3套区域气象站,迁建了1套区域自动站;拓展专业气象网建设,建成白马镇环境气象监测站和天生桥遗址公园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
履职尽责,强化气象科学规范管理
气象社会管理能力得到强化。防雷图纸审核纳入区 “多图联审”,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区“多评合一”;落实防雷许可交接工作,调整规范保留业务,与区城建局形成会议纪要下发;积极与市级主管部门和区编办对接,梳理“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防雷安全工作被溧水区安委会纳入考核细则,将“防雷重点企业监测覆盖率达100%”“防雷宣传活动”作为评分项目;联合安监部门对15家单位开展防雷专项检查,督促整改隐患17处;行政服务中心气象窗口被评为“2017年二、三季度红旗窗口”。
内部管理水平得到强化。将市局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与各部门签订目标任务书;完善食堂卫生、安全、厉行节约、公务接待4项制度;按星级档案管理标准加强档案管理,获得区“2017年档案工作年检优秀单位”。
转变作风,推进气象精神文明建设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引导业务人员申报科研项目,鼓励职工申报职称和论文投稿,完成科研课题4个,“智慧气象保障平台”软件取得软件著作权,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晋升副高、中级资格各1人,1人获得“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集中学习22次,专题研讨4次;走访25家单位(个人),收集诉求35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8人次,结对帮扶20人,落实气象科技扶贫项目投资5.6万元。
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认真梳理局领导班子“两个责任”清单,签订责任书,严格执行廉政风险防控;组织观看廉政警示片,每季度开展“道德讲堂”;坚持“三重一大”事项由决策小组研究决定,深化局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马家庆 梅娟娟
书记上党课
气象科普宣传
深夜测量雪深
加油站防雷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