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不要钱你上车吗

    本文字数:859

范志兵

周末老婆加班,孩子高中补课,只有我一个孤家寡人开着车去乡下老家看父母。午饭后,返程的路上,一个穿着校服的孩子在寒风中默默地等着中巴车的到来。这一幕很熟悉,让我想到自己当年求学时的种种艰辛,动了恻隐之心。

“同学,上学去啊,上车吧,我顺便捎上你。”按下车窗玻璃,我近距离地对他说。

孩子问我:“多少钱?”

我说:“不要钱。”

“不要钱?”孩子摇摇头表示不相信。

“我没钱。”孩子紧接着又来了一句。

我知道他的意思,怕上车后我坑他问他要很多的钱。想到这,我一下子恼了,有一种受辱的感觉。平时自我感觉不是很高尚,但也不至于下三滥到欺负小孩的地步,便赌咒发誓说谁要钱谁是王八蛋。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更糟,孩子很警惕地躲到一边,再也不理我了。

到下一路口,又看到一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在等车,我邀请他上车,他问多少钱,我说八块,这个钱就是乘中巴车的费用。孩子很高兴地把行李放到后备箱,然后坐到副驾驶位置上。一路上我们聊得很嗨,谈学习、谈老师、谈同学,还谈自己私下的小秘密。在愉快友好的氛围中,我把他一直送到学校门口,孩子连声说“谢谢叔叔,叔叔真好”。因为他知道坐中巴车只能在车站停,不可能送到校门口的,他肯定是感觉花一样的钱享受不一样的待遇,当然很高兴。

孩子给我钱的时候,我说不要。他很奇怪,不是说了八块钱,怎么不要了呢?我没有回答,只是反问:“如果叔叔开始就说不要钱,你还上叔叔的车吗?”

孩子一下子愣住了,他大概是没想到我会不要钱,更没想到我还会问他这个一时不好回答的问题。

孩子拖着行李,一脸不解,若有所思地走了。望着他稚嫩的背影消失在校园的人来人往中,我的心情变得好沉重。扪心自问,不要说孩子,就是我们成人,又有几人能够相信不要钱可以搭陌生人车的呢,陌生人的车不要钱你敢乘吗?

太多的虚伪狡诈、坑蒙拐骗无情地践踏了社会道德,人与人之间变得小心翼翼,处处设防。“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已经成为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至理名言了,更何况是“坐陌生人的车”呢?

是谁让我们做点善事要用谎言的名义呢?家长没有错,老师没有错,孩子更没有错,那错在那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