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普惠服务平台逐步成为新时代工会工作重要载体
南京10万实名制会员分享平台各类服务
本文字数:1564
本报讯 (记者 朱波)去年5月,南京工会会员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目前已有10万多名实名制工会会员活跃在平台上,分享平台各类服务。126家平台合作伙伴、3000多个服务网点,面向会员提供具有工会特色的优惠服务,平台创新推出的每周“抢呗”活动深受会员喜爱,平台普惠效能初步显现,逐步发展成为新时代工会工作的重要载体。
2016年初,南京市总工会率先在全国工会系统推进“智慧工会”建设。南京工会会员服务平台作为“智慧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多来,南京市总权益保障围绕构建职工普惠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会员普惠制服务工作。
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南京工会普惠制服务的整体合力。会员服务平台建设一方面整合工会资源,围绕平台服务资源效能最大化,市总直属企事业单位、全市直属工会打通区域、系统壁垒,集中资源、集聚力量、集成服务,实现全市工会服务资源统筹、服务效果提升。目前市工人文化宫、职工技协、职工疗养院等市总直属及全市11个区总工会等相关工会服务职能资源陆续进入平台。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资源。立足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的视野服务工会会员,主动对接市政府“智慧南京”信息平台,序时开发与“我的南京”链接窗口,开通工会与政府信息平台快速通道,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与信息源,扩大平台普惠服务基本面。此外,挖掘市场资源。围绕会员衣食住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市、直属两级工会,对应南京市场,与品牌实力强、经营信誉好、热忱为工会会员服务的社会商家,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优化合作。目前已发展苏果超市、苏宁云商、新华书店、南京大排档、蒙牛乳业等126余家社会商家成为平台合作伙伴,服务网点达到3000多个。
适应形势,创新载体,打造南京工会普惠制服务的新载体。南京市总规避友邻城市普惠服务载体建设的弊端,顺应未来发展无卡化趋势,聘请专业团队,利用移动互联网二维码技术、“互联网+”手段,创新设计开发了南京工会会员电子“虚拟卡”。会员登录平台,通过手机APP或微信扫描电子二维码,即可实现身份验证,享受平台提供的会员专享普惠服务。同时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及时分析会员消费数据,准确掌握会员活跃度、服务需求偏好、不同群体和区域差异等数据信息,实现精准化普惠服务。南京工会普惠服务“电子会员卡”的创新举措,在全国工会系统尚属首创,得到全国总工会的充分认可。南京工会会员普惠服务也被省总工会确立为“南京职工普惠服务模式”。
线上线下,互动融合,逐步实现南京工会普惠服务转型升级。平台上线以来,南京市总始终坚持网上功能开发与网下普惠服务联动推进,逐步实现会员普惠服务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线下“周周见”活动,平台服务会员零距离。平台先后走进鼓楼区、栖霞区、江宁区、江北新区、南化、扬子等大型企事业单位,普惠服务一线工会会员2万余人。另一方面,通过线上周周“抢呗”活动,推进工会普惠服务触手可及。目前10多万人次参与线上“抢呗”活动。以平台“惠选”商城为载体,建立起以“合作伙伴回馈社会,职工会员惠享服务”为核心的工会普惠“朋友圈”,实现为会员提供餐饮、出行、健康、文化等方面工会普惠服务。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让更多的会员手机绑定平台,为每一名绑定手机的会员赠送一份30元的互助保障和一份赠送1G流量包的“大礼包”。
据介绍,2018年南京工会会员服务平台将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转变服务方式,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断优化平台功能需求,让更多的工会会员享受到南京工会组织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普惠服务。一是平台服务内涵由会员生产生活类逐步拓展到职工文化、技能培训和体育健身活动等方面。二是加快对接并融入“智慧南京”信息平台,形成工会与政府各项公共服务资源共用、信息互通和大数据共享。三是加快推进平台一期开发中商品上线、线上支付后续开发项目。四是着眼于平台与社会电商对接,设计开发二期平台电商端口对接等新功能,以搭载更多的普惠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