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汤药熬制讲究多
本文字数:888
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佳,搪瓷罐次之,不锈钢锅亦可,忌用钢、铁、铝等器皿,因其性质不稳定,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
煎药用水: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甘澜水或米泔水等煎煮;现多用自来水、井水或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
煎煮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又称慢火,即使药液温度上升、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武火,又称急火,即使药液温度上升、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药物煎煮的火候与时间,需根据其性能而定。一般来说,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益药需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具体用火,需遵医嘱。
煎煮方法: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加水量以高出药面二指(2厘米)为度。一般中药需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与药平齐。两次煎取的药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3次服用(煎两遍,兑一起,喝三次)。某些药物因质地不同,煎法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炖、烊化、冲服、泡服、煎汤代水等。
服药时间:汤药一般每日一剂,煎两次,分2~3次服用,两次间隔4~6小时。如急性病、热性病可一日二剂;慢性病、寒性病可二日一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用,则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藏府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等须煎汤代茶饮者,可不定时服。
链接:
1.为什么要自己煎药,不要袋煎?
煎药机袋煎一般只煎一遍,且煎前多不浸泡,更不分先煎后下等,所以煎出来的药汁多清汤寡水,药力极淡;更有甚者,药汁若多则弃之,若少则兑水,所以疗效极差。亦不推荐找人代煎,因自己煎药的话,鼻能嗅其味,目能观其形,耳能闻其声,肤能受其熏,且心亦随之而静,故疗效更佳。
2.若嫌每天煎药太浪费时间怎么办?
可将两剂药同煎,水量增倍,煎好后的药汁分两天喝;喝不完的,可用冰箱冷藏,再喝时加热。
3.药汁太苦,难以下咽怎么办?
只需将药汁晾凉些,然后用吸管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