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启蒙第一课 小学语文百年变迁

    本文字数:1761

中国实行现代学校教育已有110年的历史,110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印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第一堂课认八个字

1904年开启的现代学校教育,与新学制相匹配,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了一套《最新国文教科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套近代意义上的小学国文教科书,共十册,由吴眺、张元济、高风谦、蒋维乔等当时最有名的出版家和教育家编辑。

为了编好这套教材,他们经常围坐在一起讨论,第一册每课设生字四至五个,取笔画简单,使儿童脑力不伤;每课皆附插图,增加儿童兴趣。最后,他们确定了以文字笔画的多寡作为深浅的依据,第一册教科书采用的字,五课之前限定6画,十课之前限定9画,以后逐渐增加至15画。教科书采用的字,也限于通常日用者,绝对不取生僻字。很受孩子们欢迎,几个月就风靡全国各地。

出版几年后,有一位福建小姑娘读到了这套教材,许多年后仍然念念不忘: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本《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这个福建小姑娘就是后来我们熟悉的“冰心”奶奶。

《开明国语课本》受好评

《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由叶圣陶主编,开明书店出版,共八册,这套读本图文并茂,具有浓郁的儿童文学色彩。文字部分由叶圣陶亲自主笔,叶圣陶好友、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绘制插图。据叶圣陶晚年回忆,这套课本一共四百多篇课文,形式和内容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是创作,另外一半是改编和再创作,没有一篇照搬别人的作品。

课本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小学教员的普遍赞誉。这套教材第一册第一课也非常简单,只有短短的两行字。一行是“先生,早。”孩子们的口吻;一行是小朋友,“早。”老师的口吻。两句话都很短,但鲜活生动,听一遍就会。七个字中有一个是重复的,生字只有六个,笔画都不多,间架又清楚,容易认,比着写也方便,特别适合儿童读写。

梁实秋版教材神来之笔

抗战期间,知名学者梁实秋主持全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务工作,聘请一位模范教师撰写小学国语课本第一册第一课课文。课文很短,只有几个字:“来,来,来上学。”印出来后颇受非议,认为对于启蒙儿童来说这些字太深。后来梁实秋为商务印书馆主编教科书时,特地邀请一位当时批评最激烈的学者撰写,并且预支了稿费。一个月后,那位老先生把稿费退回来,说实在编不下去,梁实秋只好另找他人,最后定为“去,去,去上学”。

为什么把“来改成去”呢?许多人都不理解,认为毫无必要,但是细细琢磨便可领会其中的妙处。这一字之改,把原来由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召唤,改为家长对孩子的主动催促和学生自己对读书的一种自觉追求,包含着父辈对子孙的希冀,又唤起了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实在是神来之笔。

多个版本第一课”         彰显鲜明时代特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文”随之更名为“语文”,国家在出版总署设立编审局,集中了老解放区和原开明书店的部分编辑人员,负责中小学教材的编审工作。1950年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主要从事中小学教材和教育图书编写和出版,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兼任社长和总编辑。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语文教材具有强烈的政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以歌颂党和领袖为主。第一套小学教材中第一篇课文内容是这样的:“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齐来歌唱:太阳太阳永远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当时还处于新旧交接时期,教材形式上还保留着旧的特色,课本自左向右翻阅,采用竖行排版方式,印刷也为繁体字。1950年代末,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第一篇则是这种风格:“爷爷六岁去放羊,爸爸六岁去逃荒。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重现轻快文字       第一课学诗词

进入1980年代后,国家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大幅度修订,政治宣教的内容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明显减少,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显著增多,小学语文重现了久违的轻快文字。这个时期的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课主要以识字为主,内容是比大小多少,前后左右。 1990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出版,1993年秋颁布的教小学教科书,是人教版第九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前后共使用了十几年,第一课是“我是中国人”。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被称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人教社编辑出版的第十套教材,2001年启用。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是北宋哲学家邵雍的一首启蒙诗,十个数字连成一首诗,趣味盎然:“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