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人为损毁 违章占道 无序投放

共享单车发展亟待“升级换代”

    本文字数:2052

蔡伟来自连云港,在南京4年的他上班的代步工具就是共享单车。在他看来,共享单车方便了像他这样的打工族,甚至方便了所有市民——“我真的不能理解,好好的共享单车为什么要破坏?”蔡伟经常出门扫码遇上了坏车,不是二维码被涂抹,就是车锁被砸开,甚至还有车龙头被人卸走的情况;“最多的一次连开四辆车都是坏的,怎么能不生气?”

谁会破坏共享单车?

南京共享单车注册人数超过650万,9家企业投放了50多万辆,依赖它的人很多,尤其是工薪族。以前开车上班的袁女士,现在也习惯骑共享单车了,“骑车去单位不超过半小时,虽然比开车累但省钱啊,还能锻炼身体,也没了找车位的麻烦。”和蔡伟一样,袁女士也对有人破坏共享单车深恶痛绝:“损人不利己,这些人有病啊!”国内一家门户网站做过一项调查,哪些人喜欢破坏共享单车?结果大多数人填写了“老人和熊孩子”,有人因此很悲观:凭中国人的素质,目前还无法享受共享经济。

年中,济南公安局发布通告,表示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实施“零容忍”。治安跟进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共享单车的恶意破坏,但操作起来不容易:共享单车更多的是企业行为而不算是公共设施,很难有报案后立案的,如何处罚?运营商倒是可以报案,但共享单车价值达不到构成盗窃罪的标准;此外,单车使用者未必是破坏者,“活捉”责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精确打击难度太大。

有些冷静的网友认为,部分人单纯看到了共享单车被破坏的事实,但却没想到乱停乱放的做法变相“毁坏”了共享单车。河西一家小区的门卫管师傅表示,小区是从7月底开始禁止共享单车进入的,原因就是乱停乱放;有的人进门骑共享单车,一个星期楼下能停放五六辆,整个小区成了共享单车停车场,影响了公共交通,占用了公共绿地,让其他人怨声载道。小区有1000多户居民,从7月25日至30日共清理出共享单车600多辆,在清理的过程中,肯定有损毁,但这也是无奈之举,“四五个人清理600辆自行车,谁受得了?”管师傅抱怨道。

乱停乱放,如何根治?

对于共享单车,大多数人是开心接受的,毕竟价格低廉又很方便。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共享单车都是半小时3角、5角或者1元,个别公司经常性推出免费骑车的活动,最近一家公司还开通了1元骑一个月的优惠,让很多打工者更是依赖。对共享单车一方面依赖,一方面损毁,成为一种挣扎的态势。如何杜绝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推出实名制,但显然这也无法改变大多数消费者的习惯——我爱停哪儿就停哪儿!

8月28日,南京鼓楼区划出共享单车三大禁停区域,要求各共享单车公司通过APP宣传告知使用者,并派专人负责定岗,一旦共享单车停放在禁停区域之内,城管部门将进行清拖。据说鼓楼区已经协调了两个大型停车场,能够停放20万辆共享单车。

禁停区域真的能禁停吗?在鼓楼区划出禁停区域后,网上立即有网友表示,这很难做到,最后苦的是共享单车公司派出的那些管理人员;也有网友认为,为什么政府部门想不到那里的共享单车同样也方便了市民?如果我去那里办事,把车辆停在禁停区域之外,走进去还需要很长时间,共享单车的作用何在?

无序让市民难受,管理者恼火

细心的人已经发现,目前共享单车的麻烦绝不仅仅是人为损毁和乱停乱放,从7月初开始,深圳、杭州、南京等7大大城市相继宣布暂停共享单车的投放,显然对共享单车政府踩了刹车。8月3日,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共享单车企业落实车辆停放管理责任,采取电子围栏等综合措施有效规范用户停车行为,及时清理违规停放、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提供服务的车辆;这就意味着,政府对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政策规定,车企过去以数量占据市场的方式将在《指导意见》指引下逐渐转向精细化,规范化发展。

南京有50万辆,杭州40多万辆,可能很少有人注意,投放公司的运维人员有多少。出于成本需要,南京一家投放了十多万辆共享单车的运维人员也不足60人,有的公司更是只有十多人,面对数量庞大的共享单车,仅凭这些人想要规范有序很难做到。而城管部门为治理无序投放和无序停放的共享单车,付出了上万人次的努力和近20万元的代价。

精细化才是发展方向

业内人士曾经做过调查,判断一个城市的共享单车容纳量多少,用常住人口数量除以150到200,得出的数字是合理的。以南京为例,常住人口以800万计算,除以150到200,共享单车应该在4至5万辆,饱和状态下带来了诸如交通堵塞、产能过剩、公共支出增加等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白俊红教授表示,政府的新规对于城市和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停止投放在缓解交通压力,优化资源配置和减少资源浪费等方面都有好处,对共享单车的规范化管理,单车企业的制度化发展则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表示,由于各大车企之前集中在一线城市,很多二三线城市无法享受到共享单车出行的服务;一线城市停止接收共享单车之后,很大程度上会迫使小企业开拓二三线市场,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共享经济更加均衡化发展。

共享单车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共享单车的投放属于“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政府出手要求“暂停投放”是对粗放经营方式的规范处理,也将促使共享单车企业的“升级换代”。

 本报记者  赵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