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为镇街工会工作注入“生命力”

——来自全省加强镇街工会建设现场观摩暨交流分享会的报道

    本文字数:2180

本报记者 谢丹娜

全市100个街镇全部成立总工会,组织形式变“多样”为“统一”;岗位有标准职数有保证,基层力量变“薄弱”为“加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协理员队伍变“流动”为“稳定”;基层有钱办事有权管事,经费保障变“不足”为“有力”……

9月8日,全省加强镇街工会建设现场观摩暨交流分享会在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召开,南京市总工会作成果发布。他们一年多来在镇街工会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出现了七个方面的可喜变化,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和密切关注。“南京市总的成果将是我们全省加强镇街工会建设的努力方向。”省总工会基层工作部负责人表示。

乡镇(街道)工会既是基层工会,又兼具地方工会特征,直接面对和管理基层、企业工会,是工会组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组织环节。然而,长期以来,乡镇(街道)工会力量不足,干部管理、经费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相当数量的基层工会缺乏活力、作用发挥不明显。近年来,我省各级工会致力于破解这些难题,为镇街工会工作注入强大“生命力”,畅通了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随后的经验交流中,东坝镇党委加强工会工作、无锡市惠山区总工会大力实施镇级工会建设精品工程、昆山市周市镇总工会探索优化乡镇工会工作路径、南通市全面落实乡镇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阜宁县总工会积极推进镇街工会标准化建设、宿迁市创新解决乡镇工会机构编制设置等做法, 让与会代表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这些经验对兄弟工会加强镇街工会建设非常有学习和借鉴意义。

东坝镇工会工作就是南京成果的一个缩影。该镇党委始终把工会工作放到全镇工作的大局中来把握,确保工会工作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按照“四个一”要求配备副处职专职主席、正科级副主席,专职工会干事和协理员,并将工会干部纳入党政干部培养体系同步考察培养。定期听取工会工作专题汇报,坚持工会主席列席党委会制度,坚持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把工会组建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在各类评优、表彰中实行“一票否决”,工会组建率、职工入会率分别达到92%和93%。镇党委、镇政府还高标准建设职工活动中心,推动工会全方位拓展服务功能,多渠道创新服务方式,逐步形成为职工提供综合性社会服务的工会枢纽型服务体系。

昆山市周市镇作为装备重镇,有着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镇总工会下辖230家独立基层工会、16家村级联合工会、涵盖单位2300多家,工会会员10万余人,工会工作面广量大。近年来,镇总工会建立“一岗双责”工作模式,即镇总工会工作人员既要完成上级工会对口部门下达的任务和指标,也要落实责任区域内企业工会工作任务。镇总工会将企业按照行业相似、地点相近的原则分成七组,每季度开展活动。

工会干部“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对建会企业的全方位服务,受到企业的欢迎和上级工会的肯定,也对工会干部提出了一专多能的更高要求。

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常任制,是基层工会组织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会员代表一般工作在基层,生活在职工群众之中,最熟悉职工群众,最能把准职工群众的脉搏。

近年来,南通市总工会积极推动镇街工会全面落实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让会员代表真正成为镇街工会的“主角”。他们通过推动建立三级网络,加强镇街工会与代表、代表与代表、代表与职工之间联系,及时了解和听取代表的意见,并推动落实年会制度,建立代表活动制度、提案制度。同时,延伸职能,将会员代表常任制与会务公开相结合,通过代表常任制督促实事做实;延伸对象,将镇街会员代表常任制向县级会员代表常任制拓展。

“实行会员代表常任制后,改变了过去只依靠专职工会干部开展工作的模式,真正体现了工会工作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做,扩大了工会服务覆盖面,使工会基层群众组织的优势凸显,吸引其他社会组织主动要求对接,通过职工服务中心等方式引入各类项目和服务,让职工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使工会工作更具影响力。”南通市总工会组织部部长成飞说,通过每年组织代表评议、视察等活动,也促使镇街工会干部牢记主业主责,更多地运用群众化、社会化、网络化的方法手段开展工作,让职工真正感觉工会就在身边,使工会工作更具魅力。

加强乡镇工会建设,瓶颈是缺人,难点是编制。宿迁市工会迎难而上,在全省率先破解乡镇工会机构编制设置问题。该市规定: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新城)建立工会的企业达到50个以上,职工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的应成立总工会。总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配备,如主席由同级副职领导兼任,配备1名专职副主席,享受同级中层正职待遇,根据需要,有条件的开发区(园区、新城)、乡镇(街道)可配备1至2名专职工会工作人员。

从2013年起,该市把落实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工会机构编制作为重点工作,列入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签订责任状,并实行一票否决。连续3年,按序时进度依次完成30%、40%、30%的政策落地目标,逐步实现乡镇(街道)工会人员编制和干部配备动态实现全覆盖。目前,各县(区)乡镇(街道)开发区共落实工会干部专项编制112个,成立乡镇、开发区总工会42个。

“江苏坚持把乡镇街道工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精准发力,抓住了基层工会建设的关键要害,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借势发力,积极争取党政重视支持,以党建带工建为引领,争取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创新发力,做了大量创新实践,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持续发力,出台一系列制度举措,始终把镇街工会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全总基层工作部基层组织建设处处长汤洪伟为江苏镇街工会建设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