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 宿迁58万志愿者演绎爱心故事

    本文字数:728

通讯员 张琥  记者 丁彬彬

“请大家抓紧把桃子分一下,每袋约五六斤,一袋10元钱。”近日,在宿迁市残联助残志愿者办公室,以叶金梅为牵头人的10多名志愿者正紧张地忙碌着,而所得收入将全部用于贫困残疾人家庭孩子的爱心午餐费。

用心传递爱的力量,为素不相识的人送去关爱,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今,在宿迁,类似这样的志愿活动每天都在上演着。每天,志愿者们头戴红帽子、身穿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做着平凡而温暖的小事。

上个月,宿迁市交通局组织40多名文明志愿服务者,利用周末的时间骑着自行车前往中运河畔、金沙江路旁的绿化带内,捡拾烟头、纸屑等垃圾,清理卫生死角,并向过往市民散发文明创建宣传单,现场宣传讲解文明城市创建的内容、要求及意义。

“斑马线附近要礼让行人,大家都要多注意。” 上个周末,在市区洪泽湖路段上的一个路口的斑马线处,4名文明交通志愿者站在4个路口,手举礼让斑马线点赞标牌,劝导行经斑马线路段的机动车辆驾驶员主动停车让行,并引导过往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向停车让行的机动车辆驾驶员点赞示意。

来自宿迁学院的徐凯告诉记者,一直知道宿迁文明交通全省闻名,但当了一次志愿者后才发现,文明的背后是每位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有自己的功劳,感觉挺自豪的。

据团市委志工部负责人张晟铭介绍,目前,该市志愿者总数586235人、志愿组织总数7273个、志愿服务活动38362个,而且由大量的草根志愿者组织,服务活动也是民间自发行为,面临着注册难、资金来源少、身份无保障的尴尬处境。为此,团宿迁市委制定了《宿迁市志愿服务培育成长计划》《年度志愿服务工作要点》,对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进行规范指导。将“宿迁市志愿平台”及“志愿者打卡器”网络平台数据作为志愿服务工作考核的依据,引导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