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揭秘《最强大脑》“史上最强道具”
本文字数:1233
鲍橒盲走蜂巢迷宫。
在《最强大脑》第二期节目中,继“中国雨人”周玮之后,出现了历史上第二位满分选手——最聪明的“迷宫行者”鲍橒!不仅选手天赋异禀的脑力让评审和观众们惊讶不已,同时,“史上最强道具”蜂巢迷宫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赞叹鲍橒过人智慧的同时,“蜂巢迷宫是怎么来的?”“是谁设计出这么变态的题目?”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迷宫背后的操控者——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学院的科学团队近日接受采访,揭秘“史上最强道具”是怎样炼成的。
最强科研团队精心制造
北师大的李添教授透露,“我们在创作蜂巢迷宫的过程中参考了不少科幻大片,做了成百上千种尝试。比如管道式迷宫、‘潘神’式立体迷宫、‘心慌方’式移动迷宫都在考虑范围之内。”究竟选择哪一种迷宫?面对铺满了整个实验室地板的画稿,专家既要考虑到挑战难度又要把握展示效果,纠结到难以取舍。
随着2014年诺贝尔奖的颁发,其中获得“生理或医学奖”的Moser夫妇的研究,给了团队极大的创作灵感。“他们的研究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为六边形,而大自然中的蜂巢正是六边形结构!六边形会打乱人类的判断方向,身在其中只能靠纯粹的空间感知能力摸索,这一举突破了常规迷宫的概念。”专家们一拍即合,决定以蜂巢结构为蓝图,打造一座巨型蜂巢迷宫。
设计者进了迷宫也出不来
蜂巢迷宫的关键词就是“变态”,在其创作过程中也是专家们对自己想法的不断挑战。李教授说:“如果只是复原最短路径,那么想出的所有陷阱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于是我们在挑战前三天突发奇想,又加入了最‘变态’的猛料——寻找指令牌。四个指令牌都完美地错开了正确路径,所以要挑战者深入死胡同和死循环。”李教授无法直观地告诉所有人蜂巢迷宫到底有多难,而是只能感叹,“在蜂巢迷宫里,上帝也帮不了你。”
李添教授还透露了一个有趣的小花絮,“别说观众看不懂了,雏形出来的时候连我们都没能走得出来!”在迷宫初步搭建19个蜂巢时,专家顾问团的刘嘉教授带领一帮博士生进去规划路线,当时还拿着路线图。最终一帮人晕头转向走不出来,也不知身处何处,只能开锁走出。
蜂巢迷宫难度还能再升级
蜂巢迷宫可谓是强者的试金石,第一季所有脑力达人们悉数回归却没有一个能走得出来。当专家们估算了可能的路线时,发现了高达500位数的路线可能性,不禁对项目的可行性产生了质疑。鲍橒的出现,让专家们惊喜不已!
“其实蜂巢迷宫还是没有做到极致!”李教授解释道:“蜂巢的数量和路线的复杂度都可以再提升。现今的蜂巢迷宫仅由127个小蜂巢组成,最难的陷阱走进去也只有四步到头。陷阱的步数还可以无限量加大,每多增加一步都会给整个迷宫创造了新的可能,这就需要选手不断地从自己的记忆里删除之前的错误路线,对大脑的使用率会更高,难度就更大了。”
“困难是无止境的,重要的是能否有人来挑战。”科学团队表示,“如果非要纠结于项目的难度,我们可以创造出难于登天的挑战项目,但是见证难题不断地被攻克的瞬间,才是出题人最大的乐趣。如果鲍橒或者其他的牛人想再次挑战极限,我们随时愿意效劳!”
贺沂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