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3万辆公车限行 2000家工地停工

南京启动第二阶段环保管控措施

    本文字数:747

本报讯(通讯员 陈云武  记者 赵叶舟)距离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从上周六至本月17日,南京将启动第二阶段的环境质量保障管控措施。在第二阶段,南京市三成公车限行,涉及公车约3万辆,这也是南京有史以来首次为了保障空气质量实行机动车限行;同时工地停工再升级,由之前的500家工地增至全市近2000家。

今年8月青奥会,南京实施环境质量保障管控措施效果明显,工地全部停工让8月PM2.5浓度环比下降36%;环保专家表示,本月的管控措施也会给南京带来不错的空气状况。今年年初,国家环保部给南京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国考”考核目标:PM2.5浓度下降2%;根据今年南京管控趋势,今年有望完成考核目标。

南京目前有10万余辆公车,如果启动限行,将会有3万辆左右公车被封存。不过环保专家表示,限行公车对环境影响不大,其主要目的并非限行,而是希望让政府部门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目前南京机动车总量已超过200万辆大关,公车总量占机动车比例只有15%,三成公车停驶减排效果有限,示范意义更大。如果有更多的私家车主效仿,采用公共交通换乘,无疑会对空气的改善更为有效。

据了解,南京要求停工的工地已由第一阶段的500家增加到第二阶段的2000家;南京市扬尘办还将加大查处力度。从12月6日起,除地铁3号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不含渣土运输)等市政重点工程外,全市范围内近2000家工地全部停工,一直持续到国家公祭日环境管控措施结束。

同时,在第二阶段管控中,南钢、梅钢、扬子石化、金陵石化、南化公司等重点石化、钢铁企业实施最大程度的停产措施;暂停长江南京段码头产生大气污染的装卸作业;混凝土搅拌站全部停产;对全市主次干道连续进行冲洗、洒水、清扫作业;禁止所有黄标车、高污染车辆及重型车上路行驶;绕城公路内禁止外地运输车辆过境;禁止外地高污染客运车辆进入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