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丹阳市总:“一二三四工作法”联通困难职工心

    本文字数:1006

本报讯 (通讯员 印君芳) 丹阳市总工会主动适应职工队伍的新情况、职工需求的新变化,通过“一访二问三定四落实”举措,扎实开展工会精准帮扶活动,打造常态化、长效化、精准化的帮扶模式,满足职工的多元化需求,让职工群众有真切的“获得感”。现已有586人次困难职工得到工会各类帮扶服务和救助,享受到帮扶物资、服务和资金折合现金达236万元,96名困难职工家庭实现了脱贫解困,8名困难职工家庭在创业典型的带领下走上创业之路。

“一访”即每年对所有困难、特困职工申请家庭进行全面走访。“二问”即一问困难职工家庭基本情况、致困原因和自身需求;二问困难职工缺什么、急什么,最大限度做到底数清、家底明。“三定”即通过分析致困原因,一定帮扶脱贫对象,二定针对性较强的帮扶服务方案,三定“精准帮扶、全面救助”目标任务。“四落实”即:落实四项举措、落实帮扶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帮扶机制、落实个性化帮扶举措。

“一访二问三定四落实”,使丹阳市总找到了精准帮扶的路径。他们把困难职工大致分为因病致贫型、单亲因学致贫型、因残致贫型、缺乏劳动技能型和缺少创业扶持和项目型等五类,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帮扶服务方案,做到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措施,因困施策、分类帮扶。各级工会系统结对帮扶困难职工,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市总强化协同配合,推进源头参与,去年以来先后推动市政府办下发了《丹阳市特困职工帮扶救助办法》、《关于调整2016年度市区住房保障有关标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特困职工医疗、教育、生活、就业创业四个方面的帮扶救助标准、范围,扩大住房困难职工住房保障的覆盖面,目前正协同民政、医保中心等部门在原《丹阳市医疗救助办法》的基础上制定新《办法》,将大幅提高特困职工和低保等医疗救助对象的救助标准和力度。

丹阳市总建立以职工互助保障为龙头,生活、就业、助学、法律、医疗和廉租房帮扶等相结合的“1+6”生活保障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四级工会帮扶服务工作格局,困难职工难有处诉、困有处济。市总还成立职工帮扶专家服务团,聘请法律援助、劳动关系协调、心理咨询等8个方面专家学者,为职工免费提供精神性、发展性帮扶服务,目前已有1632人次职工享受了服务。先后开展了困难职工“微心愿援助行动”、“流动病床康复行动”、免费法律(心理)援助行动、“创业就业引领工程”“攀亲助学”、“爱心医疗救助卡”、“爱心车队便民行”等活动,落实个性化帮扶举措,为370名困难职工家庭提供了“点对点”的帮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