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凌盛广:精准法援守住公平底线

    本文字数:1550

本报记者 万森

凌盛广的办公桌上堆着一尺多高的案卷,每件法律援助案件都要他过目、审核。这位有着18年从业经历的“老法援”身兼数职:南京市司法局法律援助管理处处长、12348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逢至年关他还要到“市清欠办”上几天岗。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的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每次在案卷上签名,他都极为谨慎,因为每一次签名都事关公平正义。

“很多人进不来”

每年全市万余案件,见证了一座城市有过的悲欢离合。

不难理解,从外围进来的线索,都要在他这里接收、消化、传达,直至最后出结果。南京市政务热线12345和警方110也会与之对接,求助、投诉、建议、查询,千百根线交汇在这里,然后延伸至法理的另一端。

商贾客旅南来北往,外来人员集散中转。南京虽不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却是人员流动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这些年,凌盛广一直在思考法律援助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度。当前,相当部分农民工群体的收入并不低于城里的低收入阶层,但获得的法律援助机率远远大于他们。

尽管南京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条件已经按照省两办出台的《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将受援人收入标准放宽到低保的2倍(即1500元)来接纳,可如今南京最低工资已经1770元。“还是有很多人进不来”——对于法援机构来说,经济困难的审核将是面临最大最困难的挑战。

如何破解审核难题?为此,他跟省法援中心要政策:苏州市设的是最低工资,南京市设低保两倍,为什么不放在同一条线上考量?

“一定不能援错了人”

“法律援助要做实的,我觉得有些事情不具操作性。”即便是面对上级领导,凌盛广依然保留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法律援助有三大问题最为棘手:一是经费保障;二是专业队伍建设;三是受援人的精准度。

前两个问题或是顶层设计,身处一线的凌盛广琢磨最多的还是“法援的精准度”。“有原告就有被告”,他说,如果援错了人,不仅制造了新的不公平,也是对公共资源的另一种浪费。

以农民工为例,法律援助机构对于这一群体身份的审核办法,全国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全国各地有的依照身份证住址,有的要求提供户口簿,甚至还有的地方靠看、靠猜,做法并不统一。

这种模糊的另一面,对非农民工群体却有着严格的审核程序。譬如,按照相关要求,受援人须去社区、街道、单位去开收入证明,可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这个问题各区反馈最多,很多地方不愿意出这个证明。” “人家会说,我怎么知道你的个人收入多少?”不难看出,操作性问题带来的是谁也不想承担责任。

“那单位呢?”

“那更不现实,我给你出证明,让你再去告我?”

当然,凌盛广说的是劳资纠纷。

事实上,要破解这些难题,不是没有办法。凌盛广称,要靠信用体系,靠法律强制力。

“百分百能找到”

通过信息化科技手段实现大数据共享,成为实现精准法援的第一步。“信息系统对接后,受援人的信息百分百能找到!”凌盛广说。

据介绍,南京法律援助中心与民政、工会、残联、老龄委等部门的数据大联接工作目前正在紧张开展当中。

这是一个宏大的法援图景,不是一个人的想法,也不是一家法援机构的民生工程。“抚恤金人员、低收入人群情况,民政是掌握的;残疾人数据,残联有的;还有工会……”凌盛广扳着指头算。

对于已经出台半年的江苏省《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位“老法援”颇为感慨:有了政策支持,基层做事更有方向。他举例说,过去援助离婚案件必须是“家庭暴力”,现在有没有家庭暴力法援不管,只要申请人经济困难符合规定,他们就帮。

法律或永远滞后于现实的发展,而人性的温度一定能让法律条文变成澎湃的正义传达。一案一卷,一案一批。有些人不应该获得法律援助,某些不合理的原因,你给他援助,会产生新的不平衡;有的人迫切需要法律援助,却被阻隔在法援门外,你不给他援助,就是制造新的不公。凌盛广再次强调说,法律援助是紧缺的公共资源,要实现共享更要守住公平底线。

“当然,最好的公平,就是法律和制度的公平。”